方帶浙江國學營團員游台灣,相關情況另見微博,暫貼騰訊網刊出的談易續篇。
龚鹏程谈易之五:以贵下贱 ,大得民也
以贵下贱,大得民也。
这是屯卦初九的象辞。屯卦,震下坎上,震是雷,坎是水。故卦象雷雨之动。这卦前面是乾之刚、坤之柔。这个卦则是刚柔始交,雷雨萌动,可以生养万物之状,乃是大吉之卦。
然而大吉为何又名为屯?屯是困难,表示凡事经始均极困难,必须妥为处理才能大亨。故彖曰:“刚柔始交而难生,动乎险中,大亨贞”。象辞说:“云雷屯,君子以经纶”,也是这个意思。
因慎始,所以处事不能躁进。屯卦的初爻显示此时只有一阳,居五阴爻之下,形势犹未大转。故此时须盘桓缓进、审度情况,而且还须谦和居下,以培养自己的人望。其中特别提醒占卜者要“以贵下贱”,才能大得民心。
我已讲过,从前占卜者都是贵族。古代,“国之大事,唯祀与戎”。政权都是和兵权、祭祀权、教育权结合着的,惟王者能祭天,士族以上才能祭祖。因而各种占卜书,如《周易》和它之前的《连山》《归藏》都由太卜之官职掌,用以协助王者明天机、辨吉凶。《周易》中卦爻辞的言说对象,亦因此并非一般人,乃是王侯、君子公孙之类。孔门用易则改造了它,把它变成每个人都能遵循、参考的义理书。这是和孔子把教育权解放到一般人身上同样伟大的事。
本卦,由天地春生,雷雨萌动讲起。天地在这个时候,草木蕃滋,是万物始生的季节。由人类的文明发展来看,亦是文明草创阶段。在这阶段,彖传曰:“天造草昧,宜建侯而不宁”。不字应是丕字,谓此时应建立诸侯以抚恤万方,使天下咸宁。
儒家的理想是大同,所以乾卦上九是亢龙有悔,卦辞说:“用九,见群龙无首,吉”。龙是君象,九五是君位,所谓九五之尊。然而有君仍非至治,最高应是群龙无首,群民皆无尊无君,此即大同之世。但文明发展有其进程,大同非可遽及,还须经过一个君主制的升平之世,以解决人群无治的纷斗阶段。
但君主制常见的问题,就是君主自以为高居民上,凌驾臣民,所以儒家要反覆强调君主应尊重人民。本卦初九爻辞,《正义》疏云:“处此时也,其利在安。不唯居贞建侯乎。夫息乱以静,守静以侯,安民在正,弘正在谦。屯难之世,阴求于阳,弱求于强,民思其主之时也。初处其首,而又下焉”,讲得很好。
人无组织则乱。故成立组织、建立邦国,为的是能安民,并不是要当奴才,找个君主来奉伺。君主要安民,首先应人正直,做事正派。而直道正道之所以能行,则须要谦下,否则大家都不服你、不支持你。
此理用在一般人身上也是适当的。我国各种礼的基本原则便在于此。例如长辈对后辈小辈一般也称兄,除非有血缘或师生辈分关系。就是朋友的小孩,通常也称世兄。此即以贵下贱之道也。尊者纡尊、贵者降贵,对自己不但不会失去什么,反而更能获得别人的尊敬和拥护。
蒙以养正,圣功也。
蒙卦在屯卦之后。屯是草昧初始之状,象物之始生。蒙则象征童年,还不太懂事,但已逐渐成长了,所以虽蒙闇却又朝向光明,渐起智慧之意。
此时就有待教育。但教育的第一条原理恰好就不是教他什么。教,是施教者对儿童施行其教育,你觉得他该学什么、该如何学,一股脑地教给他。这是一般人教小孩的方法。可是《易经》说:“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。”不是我教童子什么,而是童子想学了,故来求教。跟吃饭一样,常见父母挖空心思给孩子做饭,满屋子跑着喂他,而小家伙并不爱吃,以吃饭为苦差。只有等他饿了、想吃了,才会求你弄东西给他吃。
孔子说:“不愤不启、不悱不发”,《礼记·学记》说:“礼有来学,无往教也”,均与此意思相同。可叹世间之教育多是猛按着牛头逼他喝水,故父师劳而收效寡。既不能启发其求学之动机,又不理解并尊重其兴趣,结果反而童子皆怨,视就学为畏途。
事实上,孩子不想学,你教什么都没用,只是剃头挑子一头热。但他若真想学了,有兴趣、有动力,你就须呼应他,不可敷衍以对。故彖传说:“匪我求童蒙,童蒙求我,志应也。”教者与学者,在这时须相应和。
这理想的状态当然不易得,历史上我们常见学生找老师的事例,实则老师也在找学生。童蒙初就学,就要觅此教与学之良配,自是难能。所以这个卦是有凶险的,彖曰:“蒙,山下有险,险而止蒙。”山下有险,是说此卦之卦象是坎下艮上。艮象征山,坎象征水,山下有水,童子开蒙就学,均不免要涉险而过。但若能掌握这个原则,结局必能亨、能利贞。
童蒙若想求学了,我们又要如何教他呢?
本卦卦辞说童蒙求我时,我须“初筮告”。初是一开始,筮是占卜决疑,也就是童蒙来问时,我一开始就须针对其疑,告以正理。所以彖传补充道:“初筮告以刚中也。”
蒙卦六爻五个阴,只有一个阳,故柔多刚少。告以刚中,正是针对他的缺点,教他在这方面补强。这个原则,彖辞又称为时中:“蒙亨,以亨行时中也。”教育能亨,必须善用此二原则,过柔者告以刚,过刚者告以柔,故曰时中。
第三个原则,就是蒙以养正。
养,是儒家学说的关键词,在许多地方都说养,如养生、养民、养望、养老、养气、修养、涵养等等,做学问也说学养。求学,犹如一个小孩子的成长,是缓慢培养着的,徐待长成。因此切莫揠苗助长、锐于求成。现代家长尤其要谨记这一点,因为现代幼儿教育之大弊正是躐等求进、揠苗助长,以为这样才能让自己小孩不输在起跑点上,忽略了小孩的教育是急不来的,也非仅灌输知识而已,必当徐徐涵养之。
养之外,还须注意是要养正。
刚才解释了教育的原则是时中。时中乃调理其情性,令其得中之意。养正之正,也指中正。我们平常每说教育可变化气质,气质之偏者,调养使其中正,正是教育之大用。故经文说:“蒙以养正,圣功也。”
这是最早的教育学文献,精义不磨。后世把孩童教育称为开蒙、发蒙、启蒙,词源即在此;名叫养正学堂之类的教育机构也多得很,无奈真能实践的教师与家长却尚寥寥!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Clik here to view.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