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龔鵬程的BLOG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1

龚鹏程谈易54/55/56

$
0
0
     有朋友在我網誌留言說:“我是大白伞盖佛母,我是宇宙起源及佛教起源,掌管斗转星移。我姓刘,阿弥陀佛是我大白伞盖佛母的亲弟,药师琉璃光王佛是阿弥陀佛的儿子、是我的亲侄儿。我丈夫是南无宝幢光王佛,宝幢是房子的意思,也是如来家族的姓氏房姓的来历。我儿子掌管宇宙,斗战胜佛是我大白伞盖佛母三姑三姑父的大儿子,他姓徐。我们佛祖活着,我们有自己的家族传承,佛法只有佛祖懂佛祖运用,佛经在佛祖自身,是无字真经,我们佛祖在宇宙中起着重大作用,佛教是我们佛门家族内部的教育,佛教没有藏传一说。和尚尼姑喇嘛是魔教妖孽、诈骗犯、间谍,我已经报案了。.......”
    我覺得很有意思,人間百態,總有這麼一格。有趣!
    我則因為膽小,不敢自稱是佛或佛之父佛之祖,所以只能詮釋儒道佛諸教聖賢之經典,借經典說話。底下是近日所寫《易经》幾個卦,提供給還沒瘋的朋友參考。

龚鹏程谈易之五四:处于弱势如何自处?

 

龚鹏程谈易之五四:处于弱势如何自处?

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。

旅卦的象辞。

旅卦,艮下离上,山内而火外。内为主,外为客,山止而不动,火动而不止,因此说山犹如房舍,人犹如旅客,旅卦之取义如此。

整个卦义,彖传解释道:“旅,小亨。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,止而丽乎明,是以小亨,旅贞吉也。”旅客不是屋主,所以其势柔弱,须适应旅中各种状况。若能顺从,适应了外在各种条件(客观形势是硬性的,故以刚来形容),又能止于正当的位置,动不履妄,自能贞吉。不过这时显然仅是安全顺遂而已,还谈不上有什么大利,故曰小亨。

象传提供了另一解释说:“山上有火,旅,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。”这是举例以说明此卦的应用。旅乃过客,火则有光明之义,因此说君子应取象光明,发挥智慧,妥为断狱,不要悬置勿决,老把犯人搁着押着。

《易经》论刑狱者有好多处,如丰卦“君子以折狱致刑”,噬嗑卦说:“先王以明罚敕法”都是。儒家如孔子善于断狱,子路能片言折狱,盖皆秉于易教。此处论治狱也很有见地,颇被后世传诵。

但此语并不能只理解为治狱。因为我们很多人做事都一样,不能明慎处事而老是拖拖拉拉,结果文案堆满一抽屉、旧事塞满一肚肠,终究一事无成。这都是不能体会“旅”的含义之弊。

初六:“旅琐琐,斯其所,取灾”,情况正是如此。一个人心思如旅人般,一山过一山,东瞧瞧西盼盼,琐琐碎碎地想这又想那,这自然会自取其灾。斯其所,谓这样的位置。

六二:“旅即次,怀其资,得童仆贞。”次,指旅次,旅中可安住之地。旅人能获得住所,又带着资粮,还有童仆服侍,当然甚吉。

九三:“旅,焚其次,丧其童仆,贞厉。”与上一爻刚好相反,旅舍被烧了,童仆也没了。若占卜,自是危厉之兆。

九四:“旅于处,得其资斧,我心不快。”资斧,后世都用以指旅中之资金,但原先此处的资斧却非泛指资金。是说虽有资金,可是要获得居所却须如斧斤斫林一般,须费点劲才能得到,以致于旅人心中并不太愉快。

六五:“射雉一矢,亡,终以誉命。”向野鸡射一箭,结果没射着,箭还丢了,乃极不吉之象。但因自己非主人,而是旅人,所以如此也无伤。何以故?旅人若在某处大有斩获,就会使他贪恋该地,停居下来,变成居人,再也游不动了。因此爻辞说如此甚好,反而能获得令誉。有人把射雉矢亡解为损失不大,误。

上九:“鸟焚其巢,旅人先笑后号啕。丧牛于易,凶。”鸟巢被烧了,旅人本来还幸灾乐祸,后来才领悟到自己也同样没房子住了,不觉悲从中来。此与牧牛者把牛丢失了,且是在不经意时丢失了一般令人丧气。占此,自是凶兆。

旅卦大意如此。但民国二三十年间兴起过一阵古史辨的学风,重新考核上古史;其中一种途径即是将经书古史化,谓《易经》非论理之书,乃殷周之际的史载。例如本卦,讲的就是殷周先祖亥与其弟恒做商旅,贩牛羊,旅途因琐事而自取其灾的故事。最先,他们因做行商,赚得了巨资,故亦获得很好的童仆。后来到了有易氏的地盘,地主盛情招待,他们遂住了一些时日。不料却因弟弟恒有淫行而惹了祸,有易氏君主棉臣派人夜焚其住所;两兄弟匆忙逃走,而亥迟了一步,终于被害。亥子微即位后,为报父仇而伐易,并向河伯借兵,灭了有易。当其时,商王报了仇,大笑,继而思及亡父,乃又号啕大哭。

《山海经·大荒东经》有“王亥托于有易……仆牛”。是易杀王亥、取仆牛的记载。《竹书纪年》也说:“殷侯子亥宾于有易。有易杀(亥)而放之(恒)。十六年,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,杀其君棉臣。”因此殷上代应该确实有王亥之故事如研究者所拟测的那样。

但卦爻辞是做什么用的?用一个卦来叙述一则上古故事,意义何在?考古史者以考史为目的,故一旦考据出来它确实可与《山海经》《竹书纪年》所载古史相印证就喜不自胜,且亦只以考出古史为目的,浑不顾《易经》是本什么书、卦爻是干什么用的,岂不可笑?须知卦爻可以用各种事例来取象取譬,目的乃是要令人知吉凶、明进退,晓得人生的意义与方向。因此,旅卦虽可能曾用过当时最著名的旅人王亥之故事来做喻示,可是含义绝不会仅止于王亥那个故事,更不能说脱离了王亥那件史事,旅卦之涵义就不能明白。这是以史事解经一派最犯糊涂之处,我们不能跟着瞎起哄。

事实上,本卦义理自有超越王亥故事之层面,例如“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”“柔得乎中而顺乎刚,而丽乎明”,均是义理之可玩味者。旅人先号而啕而后笑云云,也显然不是讲微报仇后又哭又笑。因此解《易》者于此当慎择其术!

龚鹏程谈易五十五:卑顺之外仍须有刚决之氣龚鹏程谈易之五五:卑顺之外仍须有刚决

君子以申命行事

巽卦的象辞。

巽卦是上巽下巽的组成。巽,在八卦中代表风,风无处不在、无孔不入,所以《说卦传》说:“巽,入也。”但本卦不是指自然界的风,而是就人事说,因此卦辞只说:“巽,小亨,利有攸往、利见大人”,是个还不错的卦。

风的性质,一般都是和缓轻柔的,虽也偶有疾风暴飓,可以拔木飘瓦,但老子早已说过:“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夕。”风以轻柔为常态,本卦取义于巽,自然也就强调卑顺柔和。认为若能如此,自然可以利见大人、利有攸往,到哪都行得通。

但正如刚才说的,风其实也有它刚猛厉害的脾性,只是平时并不甚发显而已。因此本卦的性质,特点不尽在其柔顺和易,而在于这种柔是以刚为基底显现出来的。彖传特别指出本卦“重巽以申命,刚冀乎中正而志行,柔皆顺乎刚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本身是刚,却能用巽,所以才显出中和中正之德来。

本卦初爻说“进退,利武人之贞”,其实原因也在于此。进退,是指犹疑不决。在这时就须有勇士一般的决绝之气、刚毅之力去行事才能吉,因此象传说:“利武人之贞,志治也。”巽卦并非一味柔顺,于此可见一斑。

但如此中正,为何不大吉而仅是小亨呢?

《易经》强调中和中正,这是大家已经都知道的,可是中和中正仍有许多不同的状态。像本卦之巽,乃是柔以顺刚。柔以顺刚,若居君位,当无问题;若居臣位,则虽可利见大人,获得在上位者的喜爱,却显得刚性不足。

孔颖达疏引南北朝时一位褚先生的注解说:大臣若如此,就不美了。“献替可否,其道乃弘。柔皆顺刚,非大通之道。故文王系小亨之辞,孔子致皆顺之释。”讲得很好。君臣关系中含有朋友之义,须得规过劝善;故臣下对君上,不能一味柔顺,必须要时常献替可否。

孔子弟子冉求要出仕时,去问孔子,对主上要怎么做,孔子告诉他“犯之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犯之,即非柔皆顺乎刚,而是犯颜直谏。后世误把君臣之道说成君专制而臣忠顺,说什么“君要臣死,臣不敢不死”,真是大谬不然,非易教、非儒道,乃奴才庸人之说也!

褚氏的意思是说:文王之所以把巽卦之爻辞断为小亨而非大利、孔子作彖传之所以强调柔皆顺乎刚仅成小亨,未能粹美,都由于此。很能抓住中国政治哲学的精要,读友宜善于体会。

九二接着这个意思说:“巽在床下,用史巫纷若,吉,无咎。”巽在床下,谓居处在十分卑下之地,多用史巫致诚于鬼神,自可吉而无咎。巫是巫祝,祝祷降神的人。史,指史官。但古代史官究天人之际、通古今之变,其职其事,与巫觋颇有交集,因此司马迁自述他家世史官“杂于星历卜祝之间”。现今甲骨刻辞也证明了史官常参与贞卜之事,故此处史巫合言,均指人能用之诚敬鬼神,或自己能如史巫般敬事鬼神。

此爻,有人解释为怕鬼,故躲进床底下,并找一堆巫师来驱鬼,甚谬。程伊川则认为巽本来就卑弱了,入都到了床下,就更是卑之又卑。这样过于卑顺,不是恐怯就是谄媚,都不中正。不过幸而自己恭慎自处,通诚意于神明,所以可吉而无咎。朱熹的说法又略异,谓是竭诚于祭祀。

伊川之说更具人文涵义,朱子之说较接近殷周之际的情况。但无论如何,都是说太卑顺了并不好,然若真能恭慎至诚却也无妨。

九三:“频巽吝。”过去都把频解为颦,说是颦蹙不乐的样子,有志难伸,故忧蹙不乐。其实本爻承上而来,上一爻已卑屈得钻到床底下去了,这一爻更卑,频巽,巽之又巽,那还能呆得住吗?此所以吝也。频字依本字作解即可。

六四:“悔亡,田获三品。”这一爻也是众说纷纭的。朱熹说它本义难知,应该阙疑,不必强作解人。黄震《日钞》则提供了一解,说以上各爻,巽柔而卑,既不能吉,此即应振起。田猎有讲武之象,指的就是人振发起来,故能出猎获得猎物,上可奉宗庙,下可供宾客,还可充自己庖厨,总之是兴事有功的,所以其悔已亡。这个解释,正呼应了上文所说柔巽之中还须有刚决之气,不能一味柔巽的意思。

九五:“贞吉悔亡,无不利。无初有终,先庚三日,后庚三日,吉。”这一爻就更中正更吉了,因此象传说:“九五之吉,位中正也。”无初,指没有初爻那种过于柔顺之态了,处事便终能成功。先庚三日,后庚三日,指庚前的丁日,丁属火,和庚后的癸日,癸属水。水火既济,大吉。

上九:“巽在床下,丧其资斧,贞凶。”旅卦也提到过资斧,但那是“得其资斧”。旅卦九四得了资斧都还不甚吉,此处丧其资斧,当然就更惨了,因此贞卜为凶。

其所以如此,是因巽在床下。此卦九二也同样巽在床下,但那时仍能以巫史般的诚敬心莅事奉上,故还可以无咎,此爻就更糟,又巽在床下,又丧其资斧。丧其资财,又丢了足以防卫自己的斧钺,那还能怎么办?

《汉书·王莽传》有一个这样的真实故事:“司徒寻初发长安,宿霸昌厩,亡其黄钺。寻士房扬素狂直,乃哭曰:此《经》所谓丧其齐斧者也。”齐斧就是资斧。古代可能也有同样的故事,所以爻辞以此为说,其困窘之状,正相仿佛。

本卦教人居下处卑之道。凡处在这种境地,卑顺之外,仍须有刚决之气,威断之行,否则会越来越穷塞的。

龚鹏程谈易之五六:说以犯难 民忘其死

 

龚鹏程谈易之五六:演讲威力为何那么大?

君子以朋友讲习。

兑卦象辞。

兑卦是上兑下兑之象,兑是泽,故此卦有润泽万物之意。若由政治说,便是君王施惠于民,以恩养民;由人伦说,则表示君子应与人相泽润,产生互惠互动。

 

兑这个字,古代与悦、说相通,乃说与悦之本字。《论语》开篇就说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”,这个说就是悦。为何说即是悦?因人是通过言说才能释发内在的情志,也靠言说来达到沟通人我之目的。能释发情志者,无积郁;能沟通人我者,与物不忤,这才能快乐呀!何况言说还能鼓动人做成事呢!彖传说:“说以先民,民忘其劳;说以犯难,民忘其死。说之大,民劝矣哉!”讲的就是这项功能,是言说之大效。

说以先民,指预先用言语去抚谕民众,然后再动员他们,他们就会不计劳苦,替你去冒险犯难。历来群众运动,事实上均是如此,非胁以饥寒、趋以利害,实际上乃是用一套言说去打动了群众,群众自然就替你赴汤蹈火。圣贤与野心家,同样运用着这个办法。

若觉得这有功利之嫌,则象传由另一角度说:“丽泽,兑,君子以朋友讲习。”丽,即俪,相连的意思。泽水相济,故说是丽泽,水相濡润也。这时不是上对下的关系,故非鼓动、劝说,而是平等的相互滋润,类似朋友间的商兑讨论,故可以道义相劝。这也同样是十分愉悦的。《论语·学而》云:“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”,即此语之翻版。

以上是全卦大义。底下分说,初爻:“初九,和,兑,吉。”和是《论语》说君子“和而不同,群而不党”之和。能和能兑,自然甚吉。

九二:“孚兑,吉,悔亡。”孚是信的意思,说不失中,彼此孚信,当然也很好,不会有悔。

六三:“来兑,凶。”由爻象看,三是阳位,但此处为阴爻,所以不当位。不当位,故凶。由字义说,“来”是本无此事而由外来之,因此这种说乃是自外进言,然而抱有什么其他目的,这就不好了,故凶。

九四:“商兑未宁,介疾有喜。”商兑就是商量,商量虽还未定,但因能介然中正,嫉恶自处,故仍可有令人欣喜的结果。朱子之说如此。王弼和孔颖达另由爻象说,谓“三为佞说,将近至尊,故四以刚德裁而隔之,匡内制外,是以来宁”,我觉得迂曲了。

九五:“孚于剥,有厉。”剥是小人得势,阳消阴长。但言语之力,竟能获得小人之信孚,则虽处境危厉,仍是无妨的,所以象传说:“孚于剥,位正当也。”

真有这回事吗?有的!唐代藩镇割据,不服中央号令,陆贽主持朝政,苦心经营,其诏令文辞剀切,诚恳动人,史书上说甚至能令叛军读之泣下。宋陈长方《陆宣公诗》云:“或云诏令下,雪泣山南军”,即指此。这不就是经文的史证吗?文辞之功,非可小觑。

上六:“引兑。”一般爻辞都说吉凶,本爻却不,原因是无吉凶可说。因为说不上话,须待人引见才能进言。这就只能待时,届时再看言说能否奏效啦!本爻,程伊川、李光地、郝懿行等人把“引”解释为被外物牵引去了,我以为不对。若如其说,则入邪道了,爻辞当会直接了当地说是凶。

因此,总体看,本卦是言语沟通以相悦泽之象,古人十分重视此卦,许多书院、学校都以“丽泽”做为楼室斋堂的名称,强调朋友讲习、彼此获益。然而,本卦还并不仅指朋友间的沟通讨论,因为沟通乃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行为,人文世界之得以成立,放弃杀伐攻战,改采商兑沟通的方式处理问题,正是一大关键。因此近时西方哲学家哈贝马斯才会大力提倡“沟通伦理”。

哈贝马斯认为西方自启蒙运动以来,深受工具理性之宰制,技术与做为意识型态的科学,构成了社会的肌理,人不再能回到生活世界中去真实地生活了,因此他提倡沟通理性来批判之,宣扬沟通行动来救济之。

他指出: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,来自历史和解释的知识、经验和分析的知识、加上技术控制。为了克服这种危机,人们应该重视互动过程与沟通过程,著有《晚期资本主义的合法性危机》《交往行为理论》《沟通与社会进化》等书宣扬此义。

他说的,其实正是兑卦所已点明的。沟通是为了协调相互之间的行动而进行的行动,以语言为中介,故事实上也即是语言行动。行动要有效,依哈马斯说须有四个条件,一是可领会之内容,二、真实之陈述,三、真诚之意向,四、正确之表达。兑卦对言说之所以能成与不能成,所以吉或所以凶的介绍,即与他所谈相近,而意蕴更丰富,因此格外值得我们玩索。


 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221

Trending Articles